“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张隆龙, 王继双, 王欢欢, 王海燕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5, (5): 140-1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5390.2025.05.015
    目的:开展并实施化妆品中铅的含量测定的能力验证项目,评估检验机构对化妆品中铅的检测能力。 方法:向参加能力验证的实验室发放化妆品考核样品,要求各实验室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考核样品中铅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稳健统计分析,采用 z 比分数值评价各参加实验室对化妆品中铅含量的测定能力。结果:在95%置信度下,样品的均匀性、运输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均符合要求,样品满足能力验证计划的要求。 共有41家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其中40家的测定结果为满意,1家的测定结果为可疑,1家的测定结果为不满意,满意率为 97.6%。结论:绝大多数实验室具备较强的化妆品中铅含量的测定能力,但个别实验室的测定能力须进一步提高。 建议对可疑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测定能力。
  •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吴梓畅, 张志全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5, (5): 147-1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5390.2025.05.016
    化妆品产业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已成为新时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化妆品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链、价值链攀升已是大势所趋。 本文结合从化区化妆品产业发展现状,创新性提出“三圈联动”模式,从模式的定义、工作机制、发展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及论证,旨在为从化区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路径。
  •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裴新荣, 邢书霞, 张凤兰, 王钢力, 孙磊, 路勇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5, (4): 146-1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5390.2025.04.014
    化妆品安全评估旨在科学评价化妆品中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已知或潜在因素,能有效反映化妆品的潜在风险,是保障化妆品使用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的进展,重点阐述了我国为推进完整版安全评估而发布的优化措施及系列配套技术指南,并对相关技术指南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推进完整版安全评估的实施,保障使用者用妆安全。
  •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孙雅洁, 张海峰, 李锐, 于春媛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5, (4): 152-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5390.2025.04.015
    自2021年1月1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施行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规文件,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信息服务平台也于2021年5月1日上线运行。 本文整理了2021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北京市完成技术核查的首次备案进口普通化妆品相关数据,分析了新法规体系建立后、新注册备案信息服务平台运行以来技术核查环节发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进口普通化妆品审评工作提质增效,把好进口普通化妆品质量安全关。
  •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李彦君, 张小媚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5, (2): 152-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5390.2025.02.016
    目的:了解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为监管提供建议。方法:对2023年广东省监督抽检的1813份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使用种类和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1813份化妆品中共使用防腐剂24种,且防腐剂复配使用情况较为普遍。使用频率最高的 5 种防腐剂分别为苯氧乙醇、对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卡松和氯苯甘醚,使用频率分别为42. 20%、31. 55%、11. 69%、6. 07% 和 5. 90%。结论 :应尽快完善相关标准检验方法,加强对化妆品用防腐剂的监管。
  •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辛雨辰, 仇红红, 张婧, 刘忠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5, (1): 140-1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5390.2025.01.015
    人体皮肤与神经系统密切关联,神经纤维与皮肤细胞通过多种神经介质相互交流,从而调节皮肤的各项功能。近年来,美容行业愈发关注神经信号分子与皮肤细胞之间互动的作用机制并致力于寻找神经美容功效成分,以解决各种皮肤问题、改善肌肤健康。本文旨在阐明神经美容科学的理论基础,针对即时祛皱、抗衰老、防脱发、调节色素沉着、舒缓镇静功效阐述各种神经介质对皮肤细胞的影响,梳理神经系统靶标,并介绍了气味分子通过嗅觉受体对皮肤的作用。最后对神经美容学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期待研发更有效的功能性化妆品,改善皮肤外观与健康。
  •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孙晓, 王娜娜, 刘静怡, 刘丰, 江坤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5, (1): 156-1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5390.2025.01.016
    目的 :考察广东地区彩妆类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情况,发现风险问题,提出质量监管建议。方法 :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年版)》对网售的 128 批彩妆类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彩妆类化妆品存在的质量问题。结果 :128 批彩妆类化妆品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为99.2%,控制菌不合格率为 0.78%。1 批面部彩妆类样品(气垫粉底液)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铜绿假单胞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未出现超标现象,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结论 :基于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网售彩妆类化妆品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实验方法研究,保障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龚旭, 田云才, 田勇, 张文环, 刘秋, 文燕, 徐学涛, 甘礼社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4, (7): 134-1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5390.2024.07.016
    目的 :本文利用非酶糖基化反应模型、人永生化角质形成 (HaCaT) 细胞光老化模型、人胚胎皮肤成纤维细胞(ESF)内的胶原蛋白含量测定、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和细胞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对丹酚酸 B(Sal B)的多重护肤活性进行了系统评价。方法:通过非酶糖基化反应模型评价了 Sal B 抗糖基化效果; HaCaT 细胞光老化模型评价了 Sal B 抗皮肤衰老活性 ;天狼猩红 - 苦味酸染色法测定 ESF 中胶原蛋白含量,评价了 Sal B 紧致皮肤的活性 ;蘑菇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中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评价了 Sal B 的美白作用,结合分子对接,推断了 Sal B 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位点。结果 :Sal B 能抑制晚期高级糖化终末产物(AGEs)生成,具有抗糖基化作用,也能增强紫外损伤的 HaCaT 细胞活力,具有明确的抗皮肤细胞光老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等抗氧化物活性和含量有关。Sal B 还能增加 ESF 中胶原蛋白含量,从而发挥紧致皮肤的功效。Sal B 可通过氢键作用、疏水作用等方式与酪氨酸酶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发挥良好的美白功效。结论 :本文利用多种模型综合评价了 Sal B 的多重护肤功效,以期为 Sal B 在护肤产品中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刘向前, 邱晓锋, 刘忠*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4, (6): 116-1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5390.2024.06.014
    麦角硫因(EGT)是一种天然的小分子组氨酸硫脲衍生物,存在于微生物细胞和动植物体内。EGT 可由真菌、蓝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合成,人体自身不能合成 EGT,需通过饮食摄取,食用菌是EGT 的重要饮食来源之一。EGT 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 EGT 的生物学功能、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陈剑晖*, 盛伊娜, 张慧, 韩鹏, 徐加明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0, (): 130-1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5390.2024.06.015
    闭合性粉刺是一种出现在皮肤痤疮早期阶段的普遍现象,且呈现高发特征。这种现象最初主要是由于毛囊漏斗部角化过度,进而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堵塞。角质剥脱有助于缓解闭合性粉刺问题,常见的角质剥脱方法包括物理剥脱法和化学剥脱法,针对这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生物焕肤”新思路,即使用 3X 智慧酶对角质进行生物剥脱。为了对比 3X 智慧酶与水杨酸对于角质剥脱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基于 3D 皮肤模型测试了 3X 智慧酶与水杨酸对皮肤组织形态、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1α和肿瘤坏死因子 -α、表层角质剥脱蛋白量的影响和修复受损皮肤的能力。结果表明,与水杨酸相比,3X 智慧酶对组织形态无明显破坏,引起的炎症因子释放更少,对于表层角质蛋白有更强的剥脱能力,对于受损皮肤有明显的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