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主管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健康传媒集团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5390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62/D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荣获"2018中国最美期刊"
中文期刊网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Toggle navigation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首页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期刊订阅
会员登陆
药圈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检测技术方法”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检测技术方法
标准和对照药材在民族药监管中的探索研究
乔菲,过立农,刘杰,郑健*,马双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2, (3): 40.
摘要
(
49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汇总整理了民族药标准现状,分析民族药标准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解读民族药对照药材首批研制的程序及关键技术要点,提出民族药质量工作的发展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民族药标准与民族药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Select
检测技术方法
中药材传统鉴定方法的数字化研究规范——以种子类药材为例
康帅,张南平*,石佳,马双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2, (3): 41.
摘要
(
7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中药材是“中药质量之源”。中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定作为一种独特的中药质量分析方法,为保证中药质量、保障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显微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中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定的研究还在进一步拓展。近年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联合多家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共同开展了中药民族药数字标本平台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传统中药材鉴定方法与数字化和智能化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其中,首要的是建立一套从宏观形态到微观结构的中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定数字化研究规范。本文以种子类药材为例,在种子形态学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种子类药材数字化研究规范,为其他药用部位、不同植物来源药材鉴定数字化研究规范的建立奠定基础。
Select
检测技术方法
五加皮药材及饮片的质量分析及监管建议
杨建波,张文娟,程显隆,王雪婷,魏锋*,马双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2, (3): 42.
摘要
(
102
)
PDF全文
(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介绍五加皮药材及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方法:根据《中国药典》和地方药材标准,再结合2018 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专项抽验及市场调研结果,阐述五加皮的真伪优劣等问题。结果:通过性状特征、薄层色谱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能够准确鉴定五加皮中的伪品。64 批专项抽验样品中55 批为五加皮正品、7 批为香加皮、2 批为穗序鹅掌柴的干燥根皮;15 批专项抽验五加皮样品中浸出物合格率仅为33.3%,总灰分合格率为80% ;13 批采集于湖北省的五加皮,浸出物合格率为92.3%,总灰分合格率为100%。结论:建议修改部分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标准,规范种植细柱五加,加强对五加皮品种监管,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与有效。
跳至
页
第1页
共1页
共3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